Alternate Text
返回首页
 
第27篇 谁是我的邻舍?
 哈门·艾伦       2019-04-03       1602

(根据:路10:25-37)

在犹太人中,“谁是我的邻舍”这个问题,常惹起无休止的争论。异邦人和撒马利亚人不能算为邻舍,这在他们是无可置疑的。因为这些人都是外人,是仇敌。但在本国人和社会各阶层之间,究竟应当如何划分界线呢?祭司、拉比和长老们,究竟当认谁为邻舍呢?他们终身奉行繁文缛节,为要使自己洁净。他们还教导人说:若与粗俗无知的群众接触必受污染,须要经一番麻烦的手续方能清除。他们是否该将“不洁净”的人当作邻舍呢?

基督在良善的撒玛利亚人的比喻中答复了这个问题。他说明我们的邻舍不仅限于与我们同一教会或同一信仰的人;邻舍是无种族、肤色或阶级之别的。凡需要我们帮助的人,都是我们的邻舍;凡被仇敌蹂躏伤害的人,都是我们的邻舍;凡身为上帝产业的人,都是我们的邻舍。

良善的撒玛利亚人的比喻,是一个律法师向基督发问之后引出来的。正当救主教训人的时候,“有一个律法师起来试探耶稣说:‘夫子,我该作什么才可以承受永生?’”这个问题原是法利赛人授意那律法师提出来的。他们希望借此抓住基督的话柄,因此他们都急切地要听他的答复。但救主并不与他们争论,他却叫发问的人自己回答这个问题。他问道:“律法上写的是什么?你念的是怎样呢?”那时,犹太人还在控告耶稣,说他轻看在西奈山颁布的律法,但如今他却将得救的问题联系到守上帝诫命的事上。

律法师就说:“你要尽心、尽性、尽力、尽意爱主你的上帝;又要爱邻舍如同自己。”基督说:“你回答的是。你这样行,就必得永生。

那律法师对法利赛人的主张和行为不满意。他曾研究过《圣经》,希望得知其真义,对此有很大兴趣,于是诚心问道:“我该作什么?”在他回答有关律法的要求时,他越过了所有仪文的条例。他认为这些是没价值的,故只提出全部律法和先知道理的总纲。救主对这答复的称许,使他在拉比们面前占了有利地位:他们不能因他赞同律法师的话而定他的罪。

基督说:“你这样行,就必得永生。”在他的教训中,基督总是将律法看为神圣的整体,说明人不可能遵守其中的一条而同时违反另一条,因为有同一个原则贯彻全部律法。人的命运要根据人是否遵守全部律法而定。基督知道,任何人都不能靠自己的力量守好律法的。他渴望引导这律法师作更明确,更精深的研究,使他寻见真理。我们惟有接受基督的美德与恩典,才能守好律法。相信主赎罪之功,能使堕落的人尽心爱上帝,并爱邻舍如同自己。

律法师明知自己没守好前四条诫命,也没守好后六条。他因基督那探察人心的话而自觉有罪了;然而他非但不自认有罪,反而想原谅自己。他不愿承认真理,倒要指明守诫命是多么难的事。他既想闪避有罪的自责,又能在众人眼中自显有理。救主的话已证明他发的问题是多余的,因他自己能答复这问题。他便提出另个问题,说:“谁是我的邻舍呢?”

基督还是不让人挑起争论,便讲述不久前发生的事来答复这问题。那件事在听众心中记忆犹新。他说:“有一个人从耶路撒冷下耶利哥去,落在强盗手中。他们剥去他的衣裳,把他打个半死,就丢下他走了。”

从耶路撒冷往耶利哥去,旅客必须经过犹大地的一段旷野。在下到荒僻多石的山谷路上,有强盗出没,时常发生抢劫。这旅客就在这里遭害,一切值钱的东西都被洗劫一空,他还被打个半死丢在路旁。他躺在那里时,有个祭司从那条路经过,他看见那个人受了伤,在血泊之中奄奄一息。他没有帮助他“就从那边过去了。”此后又来了个利未人,他好奇地要知道出了什么事,就停下来看一看那受伤的人。他深知自己应做的是什么,但这是一件麻烦事。他想自己最好没走到这里,就不会看见这个受伤的人了。他以为这事与自己无干,于是也从那边过去了。

随后,有个撒玛利亚人也行在这条路上,他看见那受难的人,就做了前两人所不愿做的事。他以和善仁慈的态度照应那受伤的人。他“看见他,就动了慈心,上前用油和酒倒在他的伤处,包裹好了,扶他骑上自己的牲口,带到店里去照应他。第二天,拿出二钱银子来交给店主说:‘你且照应他,此外所费用的,我回来必还你。’”祭司和利未人都自称是虔诚人,但是那撒玛利亚人却显明自己是真正重生了的人,他对于这项工作,不比祭司和利未人更感到愉快,可是在精神上,他却证明自己是与上帝一致的。

基督在这个教训中,将律法的大原则直接、有力地讲明了;并向他的听众指出,他们没有实行这些原则。他的话直截了当,以致听众无法寻隙狡辩。那律法师也不能在这教训中看出可批评的地方。他对基督的成见消除了。但是他没有充分地克制自己狭隘的民族偏见,所以还不肯指名归功于撒玛利亚人。及至基督问道:“你想,这三个人哪一个是落在强盗手中的邻舍呢?”他回答说:“是怜悯他的。”

耶稣说:“你去照样行吧!”去向那些有需要的人表现同样亲切的慈爱。这样,你才能证明自己是遵守全部律法的。

犹太人同撒玛利亚人,主要的区别是宗教信仰上不同:争论何为真的崇拜。法利赛人不肯说撒玛利亚人一句好话,反倒以最恶毒的咒诅加在他们身上。犹太人与撒玛利亚人之间的嫌隙非常深,甚至那撒玛利亚妇人认为基督向她要水喝,是奇怪的事。她说:“你既是犹太人,怎么向我一个撤玛利亚妇人要水喝呢?”约翰加上注解说:“原来犹大人和撒玛利亚人没有来往。”(约4:9)还有一次,犹太人满怀凶杀的仇恨,以致起来在圣殿里拿石头打耶稣。那时为了表示他们的愤恨,能想出来最厉害的话是:“我们说你是撒玛利亚人,并且是鬼附的,这话岂不正对吗?”(约8:48)虽然如此,祭司和利未人却忽视了上帝所吩咐他们的工作,反而让一个他们所恨恶、所鄙视的撒玛利亚人为他们的一个难胞服务。

那撒玛利亚人守了“爱人如己”的命令,证明他比毁谤他的犹太人更算为义了。他冒生命危险,将受伤的人当作自己弟兄看待。这位撒玛利亚人代表基督。救主向我们所彰显的爱,是人的爱无法比拟的。当我们受伤垂死之际,他动了怜悯的心。他没有“从那边过去”,也没有任凭我们孤苦无助,以至绝望而沉沦;他没有留在他那圣洁幸福的家乡,独自享受天军的敬爱。他看见了我们极大的需要,便为我们负起了责任,并将人类的利益看为自己的利益。他竟舍命来拯救他的仇敌。他为杀害他的人祈祷。他指着自己的榜样对一切跟从他的人说:“我这样吩咐你们,是要你们彼此相爱。”“我怎样爱你们,你们也要怎样相爱。(约15:17;13:34)

那祭司和利未人刚参加圣殿的崇拜,而圣殿的礼拜仪式是上帝亲自命定的。人能参加那种礼仪,是重大而高尚的权利。因此,那祭司和利未人感觉自己既然如此获得尊荣,如今若去伺候一个路旁的受难者,不免有损自己的身份。这样,他们忽视了上帝赐给他们的特别良机,就是做他的代理人去为同胞谋福。

现今有许多人犯了同样的错误。他们将自己的义务清楚地分为两类:一类包括由上帝律法所管理的大事;另一类是所谓小事。在这些小事上,他们认为“爱邻舍如同自己”的命令不适用,故任意而行,听凭个人的癖性、嗜好行事。这样,人品缺损了;基督的宗教被误表了。

有些人认为,替受苦人群服务,有损自己的尊严。许多人对一般败坏心灵之殿的人漠不关心。有人忽略穷人,是出于另一动机。他们认为自己正在为基督的圣工效力,在建树有价值的事业。他们感觉自己是在进行一番伟大的工作,不能停下来分心注意穷人的需要。况且,当他们推进伟大事业的同时,也许还在欺压穷人呢!他们可能将这些人置于艰苦窘迫的境遇中,剥夺他们的权利,或不顾他们的需要。就这样,他们还感觉这都是合理的,因他们正在推进基督的圣工!

许多人忍心目睹一位弟兄或邻舍在贫困的环境中挣扎,而不给予援助。因为他们自称是基督徒,那受难者不免要想,他们那种冷淡自私是代表基督的。所以,正因那些自称为主体的人并不与主合作,那本应从他们流露出来的上帝的爱,竟大都和他们的同胞绝了缘。同时,那本应从人们内心和口中献给上帝的赞美和感谢也被制止了。他圣名应得的尊荣也这样被剥夺了。那些基督所为之舍命的生灵就此被夺去而丧亡了。他们原是他所期望带到他国度里、在无尽的岁月里永远与他同住的人。

正值神圣的真理应该借我们的实践而起很大作用时候,它对世界所发生的影响却如此微弱。口头的宗教信仰到处皆是,它的价值太低贱了。我们尽管说自己是跟从基督的,尽管宣称我们相信《圣经》中的各项道理,但这并不能帮助我们的邻舍,除非我们能把信仰在日常生活中实践出来。尽管我们把自己的信仰讲得天花乱坠、娓娓动听,如果我们不是真基督徒,这绝不能救我们,也不能救我们的同胞。一个正确的榜样,比我们讲的一切空话更有益于世人。

基督的事业不能用自私的措施来推进,他的事业就是受压迫者和穷人的事业。凡自认是跟从基督的人,他们需要基督化的同情心——就是向他所认为值得舍命来拯救的人们,表现更大更深的爱。这些生灵是极其贵重的,较比我们所能献给上帝的任何礼物更为宝贵。我们若全力贯注于某件似乎是伟大的事业,而忽略需要帮助的人,或是屈枉寄居的人,我们的服务就不能蒙他嘉纳。

心灵因圣灵的运行而成圣的真义,乃是使基督的本性深入人心。福音的宗教,就是有基督表现在生活中——这是个活泼的、积极的原动力。它是品格上所显示的基督的美德,并借着善行实施出来的。福音的原则不可同实际生活的任何部分脱节。基督徒各方面的经验和工作都应表现基督的生活。

仁爱是敬虔的基础。一个人,不管他表白的信仰如何,若不对自己的弟兄表现无私的爱,他对上帝就没有纯正的爱。但我们绝不能靠自己的努力鼓起爱心去爱人而获得这种仁爱的精神;我们需要的是有基督的爱在心里。一旦自我消融在基督里了,爱就会自动生发出来。当人能经常从内心生出帮助人和为人造福的意念——当人有天上的亮光充满心中,并表露于脸上时,那就是达到基督品格的完美了。

真有基督住在心中的人,不会缺少爱。如果我们因上帝先爱我们而爱他,我们也必爱一切基督所为之受死人。我们不可能单独与神接触而不接触到人,因为在宇宙宝座上的主身上,神性和人性已经合而为一了。我们既与基督联合,也就因那爱的金锁链与我们的同胞联合了。在此情形之下,基督怜爱的慈悲,就必表现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就不会坐等穷苦和遭难的人被带到我们面前。我们也不需要人来恳求我们同情别人的患难。因为我们必很自然地去为穷苦和遭难的人服务,正如基督来往行善一样。

哪里有仁爱和同情的激励,哪里人心以造福和提拔他人为务,在那里就必有上帝圣灵的运行。在未开化地带的深处,人们虽然不懂得上帝明文的律法,甚至从未听见过基督的名字,却以善意对待过基督的仆人,冒生命的危险去保护他们,这些人的行为显明上帝能力的运行。圣灵已将基督的恩典栽植在野蛮人的心中,背乎他们的本性和习染,去激发他们的同情心。那“照亮一切生在世上的人”的真光,也照亮了他们的心(约1:9);这光若为他们所顺从,必能引导他们的脚步走进上帝的国。

上天以扶起失足的人和安慰受苦的人为荣。因此,何处有基督住在人心中,他就必在那里以同样方式显示出来。基督的宗教在何处活动,它就要在何处为人造福。何处有它工作,何处就有光明。

上帝不承认任何国籍、种族或阶级的区别。他是全人类的创造主。众人都因被造而属于同一个家庭,更因救赎而成为一体。基督来,是要拆毁隔断的墙,并掀开圣殿中的帷幔,使人人都能自由进到上帝面前。他的爱是如此广阔,如此深厚,如此丰盛,以致弥漫各处。它将那曾受撒但欺骗的人提拔起来,脱离他的圈套,并使他们靠近上帝的宝座,就是那应许之虹所环绕的宝座。

在基督里并不分犹太人、希利尼人、自主的、为奴的。众人都靠着他的宝血得以亲近了。(参看加3:28弗2:13)

不论宗教的信仰有何差异,遭受患难的民众所提出的求救呼吁必须得到响应。遇有因宗教信仰不同而令人怀有偏见的地方,仍可借个人的服务而广行善事。出于爱心的服务能破除成见,并引人归向上帝。

我们应预先估计到别人的忧伤,困难和繁忙,准备帮助他们。不论贫富贵贱,我们当设身处地同情他们的喜怒哀乐。基督说:“你们白白地得来,也要白白地舍去。”(太10:8)

我们周围都是遭受试炼的人,他们需要听到同情的话,得到实际的帮助。有些寡妇需要同情与济助。也有些孤儿是基督要跟从他的人收容作为上帝的委托,这些人是常被忽略的。他们或许衣服褴褛、容貌丑陋,不令人喜爱,但他们总是上帝的产业,是用重价买来的,所以在上帝看来和我们一样宝贵。他是上帝大家庭中的一分子,因此,身为管家的基督徒要为他们负责。他说:“我要向你们讨他们丧命的罪。”

罪是万恶中之大恶,所以我们应当怜恤帮助有罪的人。但我们不能用同一方法去帮助一切人。有许多人会隐讳自己心灵的饥渴。一句和蔼的话,或一点善意的表示,对这些人的帮助极大。还有一等人有极大的需要,但他们尚未觉察,尚未体会到心灵上可怕的枯竭。千万人沉溺于罪恶之中,以致对永恒的现实失去了知觉,也失去了上帝的形像;而且他们很难明白自己的心灵有没有拯救的必要。他们既不相信上帝,也不相信任何人。许多这样的人,只能以毫无利己之图的善行去感化他们。应当先设法解决他们的肉体需要。他们必须得到衣食,作好清洁卫生。当他们看到你所表现的这种无私之爱时,他们就更容易相信基督的爱了。

许多人犯过错误,感到自己的耻辱和愚妄。他们总想起自己的错误和罪行,几乎濒临绝望。这等人我们不可忽略。每个逆水行舟的人,必须顶住水流全部力量。你务要向他伸出援助的手,正如那位“长兄”向彼得伸手一样。要对他说些鼓起希望的话,足以坚固信心并激发爱心的话。

你的弟兄心灵苦闷,需要你帮助,正如你自己也曾需要弟兄的爱一样。他需要那曾一度像他一样软弱的人的经验。他需要一个人同情他、帮助他。我们对于自己的软弱所有的认识,有助于我们去帮助其他有迫切需要的人。我们不可放过一个遭受患难的人而不竭力用上帝所赐的安慰去安慰他。

那能使思想和灵魂克服肉体情欲的,乃是人与基督的交往,就是与永生救主保持的亲自接触。要告诉流浪者关于能支持他的那大能的膀臂,和那怜爱他的基督里的无限仁慈。他只相信律法的权能是不够的,因为这些是没有怜悯、也绝不垂听求助之呼吁的。他所需要的乃是握住一个温暖的手,依靠一颗充满慈怜的心。要使他的思想寄托于那位常在他身边并常以慈怜的爱垂顾他的上帝。要使他思念那常为罪恶而忧伤的天父的心,和那依然向他伸出的天父的手,以及那向他说“让他持住我的能力,使他与我和好,愿他与我和好”的天父的声音。(赛27:5)

当你从事这种工作时,便有肉眼看不见的伴侣与你同在。天上的众使者曾来到那位照顾受伤之撒玛利亚人身边。那从天庭来的使者也必支持每一个参加上帝圣工、为同工服务的人。你必有基督亲自与你合作。他是那使人康复的主,所以当你在他的督导之下工作时,你就必看到很大成就。

不但他人的幸福,就连你自己永久的命运,也都有赖于你在这种工作上忠心。如今基督正力图提拔一切愿意与他结交的人,使我们与他合而为一,如同他与天父合而为一。他让我们与痛苦和灾祸接触,为要使我们从私心的迷梦中唤醒起来。他力求在我们身上培养他品格的特质——就是慈悲、温柔和仁爱。我们借着接受这种为人服务的工作,便是置身于基督的门下,准备进入上帝的院宇。我们如果拒绝这种工作,便是拒绝他的教诲,并自愿永远离开他的身边。

主说:“你……若谨守我的命令,……我也要使你在这些站立的人中间来往”——就是在环绕他宝座的众天使中间来往(亚3:7)。我们与天使在地上的工作通力合作,便是准备在天上与他们交通。那些“服役的灵、奉差遣为那将要承受救恩的人效力”的天使(来1:14),将要欢迎一切活在世上、“不是要受人的服侍,乃是要服侍人”的人(太20:28)。在那种幸福的友谊中,我们将要永远快乐地明了“谁是我的邻舍”这个问题所包含的全部意义了。

本系列书籍目录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请分享给需要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