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分 神圣的拯救】 第16章 心里涌出美辞认识主在1983年的盖洛普民意测验中,美国人接受了这样的调查:“你认为耶稣是谁?” 约70%的受访者表示,耶稣不是一个普通人。42%的人回答说他是来到人间的上帝。27%的人认为耶稣只是被上帝呼召的一个普通人。另有9%的人相信耶稣很神圣,因为他体现了人性中最好的一面。另外,还有81%的美国人认为自己是基督徒。 而在这81%的人中,有许多人可能是耶稣所说的那等人:“当那日,必有许多人对我说:‘主啊,主啊,我们不是奉你的名说预言,奉你的名赶鬼,奉你的名行了许多异能吗?我就明明地告诉他们说:‘我从来不认识你们。你们这些作恶的人,离开我去吧!’”(马太福音7:22,23)尽管他们有信仰,但还是失丧了。 圣经清楚表明,我们不是藉着善行来获得救恩,断然不是。主警告说,许多人会犯一个致命的错误,认为行善就能赚得救恩。但人若与耶稣没有建立起救赎与被救赎的关系,他就不可能为耶稣行善。事实上,保罗写给提多的这段话似乎也适用于这类人:“他们说是认识上帝,行事却和他相背,本是可憎恶的,是悖逆的,没有预备好去行各样的善事。”(提多书1:16) 圣经清楚地说明,我们得救不是因行为,但也清楚地说到,我们将因自己的行为,或被定罪或得赏赐:“死了的人都凭着这些案卷所记载的,照他们所行的受审判。”(启示录20:12)。“看哪,我必快来,赏罚在我。要照各人所行的报应他。”(启示录22:12) 当审判时,许多人自称认识上帝,但他们的行为却与之不符。关键在于,一旦我们真正的认识上帝,那使我们将来得赏赐的真正善行,就必随之而来。但我们怎么认识耶稣呢?祂在天上,我们如何像被鬼附之人和马利亚那样坐在祂脚前听道呢? 乔治·穆勒这样评价圣经说:“属灵生命的活力与圣经在我们生活和思想中所占的比例完全相当。”约翰福音17:3 说:“认识你独一的真神,并且认识你所差来的耶稣基督,这就是永生。”这种得救的知识不是出于对圣经教义的潦草理解。魔鬼也明白圣经,但这救不了他。所以雅各书2章19节说:“鬼魔也信,却是战惊。” 然而,令人惊讶的是,鬼魔似乎总能认出耶稣。附在那个格拉森人身上的那群鬼就是如此。他们曾“大声呼叫说:‘至高上帝的儿子耶稣,我与你有什么相干?’”(马可福音5:7)不幸的是,我们却看到许多耶稣自己的子民,却不怎么认识祂。 所以,以这种方式认识上帝,一定意味着与祂有爱的关系。“我以诚实聘你归我,你就必认识我耶和华。”(何西阿书2:20)除非我们先爱祂,否则我们便不能真正地顺从祂,这就是为什么耶稣说:“你们若爱我,就必遵守我的诫命。”(约翰福音14:15 KJVf直译) 这和拥有信心是一样的道理——我们从哪里得到信心呢?保罗告诉我们:“可见信道是从听道来的,听道是从上帝的话来的。”(罗马书10:17) 改变生命的公式非常简单:若要顺服上帝,就必须爱祂;若要爱祂,首先必须认识祂;要认识祂,就必须多花时间和祂相处,在祂脚前听道,了解祂到底是谁。任何关系的维持都是如此——我们要了解或信任任何人,首先必须花时间与他们交流。他们和我们说话,我们与他们谈心。 上帝藉着祂的圣言向我们说话,我们通过祷告向祂倾诉。我们越认识上帝,就越爱祂。我们越爱祂,就越能更好地事奉祂。真正服侍上帝只能从真正认识上帝开始。“凭着他们的果子,就可以认出他们来。”(马太福音7:20) 过了不多时候,耶稣又说:“有了我的诫命又遵守的,这人就是爱我的。”(约翰福音14:21)耶稣反复提到要守诫命,这表明祂认为这很重要。(见约翰一书2:4) 曾有一位显赫的王子出面参与处决一个臭名昭著的罪犯。看到罪犯脸上的绝望,他深受触动,便问到:“你死之前,有什么要求吗?” 那人回答说:“殿下,我想喝点水。” 水来了,但罪犯颤抖得太剧烈,很难把杯子端到嘴边。王子看到了,就对他说:“不要怕,慢慢来。先把水喝了,你能活下来。” 听到这里,犯人噶然止住,把水一泼,转向王子,满怀信心地说:“我相信你的话。” 王子没有不高兴,也没有因为这人的大胆推测而生气。他命令释放这个囚犯,同时也很高兴,因为就连这个不配、不值得的人也如此信任他话语的权威。 上帝应许说,祂的圣言能拯救我们,单纯地信靠这一应许,其重要性再怎么强调都不为过。依靠祂的仁慈是我们的特权。圣经告诉我们,上帝已“将又宝贵又极大的应许赐给我们,叫我们既脱离世上从情欲来的败坏,就得以上帝的性情有份。”(彼得后书1:4)
新鲜的面包“次日早晨,天未亮的时候,耶稣起来,到旷野地方去,在那里祷告。” ——马可福音1:35 十年来,因为承诺每天只出售早晨新鲜现烤的甜甜圈,“卡卡圈坊”演绎了一个“美国式成功”的故事。他们不会出售不新鲜的产品,而是将其直接扔掉。 新鲜的面包对基督徒的成长也至关重要。早晨是认识上帝的黄金时间。以色列人就深谙此道,因为他们领受过上帝所赐的吗哪。穿越旷野时,每周有六天,吗哪都是清晨从天而降。若是搁在地上太久而没人拾取,吗哪就会融化。“他们每日早晨,按着各人的饭量收取,日头一发热,就消化了。”(出埃及记16:21) 同样,若是我们延误过久而耽搁了每天的献身, 那么不等我们将注意力转向主,一天的忧虑和压力就会抓住我们的心。所以,不要让吗哪融化! 记住,我们越忙,每天要做的事情越多,就越需要花时间读经和祷告。 耶稣每天清晨都会献身,祂是我们的楷模。祂认为,对于生命而言,这种献身就如肉体的食物一样至关重要——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甚至比肉体的食物更重要。“我看重他口中的言语,过于我需用的饮食。”(约伯记23:12) 若是你上班快要迟到了,必须在葡萄干麦片和个人灵修之间做选择,我要说,虽然营养早餐很重要,但它并不能使你远离罪恶。“我得着你的言语,就当食物吃了,你的言语是我心中的欢喜快乐。”(耶利米书15:16) 主祷文中有这样一句话:“我们日用的饮食,今日赐给我们。”应该认为,这句话更多的是指灵粮,而不是什么烤面包。耶稣禁食四十天后,在旷野受试探,当时他对那恶者说:“经上记着说,人活着不是单靠食物,乃是靠上帝口里所出的一切话。”(路加福音4:4) 我无法解释,但似乎灵粮不仅给了耶稣属灵的力量,也给了祂身体的力量。约翰福音4:31-32节记载:“门徒对耶稣说:‘拉比,请吃。’耶稣说:‘我有食物吃,是你们不知道的。’” 以利亚也是因为吃了天使所预备的天上食物而获得了超自然的能力。“耶和华的使者第二次来拍他,说:‘起来吃罢!因为你当走的路甚远。’他就起来吃了喝了。仗着这饮食的力,走了四十昼夜,到了上帝的山,就是何烈山。”(列王记上19:7、8)你还会发现,若是你早一点醒来,有更多的时间祷告读经,与上帝交往,就能为接下来的一整天储存更多能量。 关于这方面的内容,之前我们已经探讨了一些,但现在仍有必要重复:若想打败随时准备攻击我们的仇敌,我们就要使用耶稣用过的秘密武器。那就是以弗所书6:17所描述的:“拿着圣灵的宝剑,就是上帝的道。” 我们都迫切需要耶稣住在我们心里。怎样才能做到呢?耶稣的另一个名是“道”。当我们研读圣经时,就是直接邀请耶稣进入我们的心。“我将你的话藏在心里,免得我得罪你。”(诗篇119:11) 既然耶稣是道,那祂本人也就是秘密武器了!我再重申一下这个原则:当我们通过祷告和读圣经花更多的时间与耶稣交往时,我们就会更加认识祂,也就会会更加爱祂。谈论所爱的人是我们的自然反应,既是这样,我们也会更自然地和他人谈论我们的主,无论是敌人还是朋友。然后,当我们与他人分享我们的信仰时,我们的信心就会变得更加坚强——就像肌肉因活动而变得强壮一样。 更多的爱,更丰富的见证,更彻底的降服,更充沛的能量以及更少的沮丧——所有这一切以及往后更多的福祉都源自于一套直接的连锁反馈,其起点就是我们拿起每日献身的秘密武器的那一刻。“上帝的道是活泼的,是有功效的,比一切两刃的剑更快,甚至魂与灵、骨节与骨髓,都能刺入、剖开,连心中的思念和主意都能辨明。”(希伯来书4:12,KJV)
耶稣垂听祷告
“你们若奉我的名求什么,我必成就。” ——约翰福音14:14 有人曾请求亚历山大大帝给他一份彩礼,好作女儿的嫁妆。结果亚历山大同意了,并授权此人向财务尽情索要,于是他去要了一笔巨额财产。 财务主管吃了一惊,说若没有直接命令,他无权给他那么多,于是财务主管前来请示亚历山大,说即使只批准一小部分,也是非常可观了。“不!”亚历山大回答:“如数给他就是,我喜欢那个家伙。他让我感到荣幸,他把我当成国王对待,他的要求证明,他相信我富有、强大而慷慨。” 耶稣垂听了被鬼附身之人恳求得释放的无声祷告。当格拉森的民众要求他离开时,他也答应了他们的请求。甚至当污鬼请求进入猪群时,他也准了他们的“祈求”。这让我不禁疑惑:既然耶稣对人的祷告如果慷慨,为什么我们的祈求会如此吝啬呢?“况且,我们的软弱有圣灵帮助。我们本不晓得当怎样祷告,只是圣灵亲自用说不出来的叹息替我们祷告。”(罗马书8:26) 关于祷告最好的见解,来自于《喜乐的泉源》一书: “那恶者的黑暗笼罩着疏于祷告的人,仇敌用耳语的试探引诱他们犯罪,都因他们未曾善用上帝以他神圣的旨意所赐祈祷的特权。祈祷既是信心手中的钥匙,能开启天上珍藏着全能者之无限资源的宝库,那么上帝的儿女为何如此畏缩不前不愿祈祷呢?若没有不住的祷告,时刻警醒,就有渐渐疏忽,甚至偏离正道的危险。仇敌力图不断地阻塞往施恩宝座去的通路,使我们不能以恳切的祷告和信心,获得恩惠与能力以抵挡试探。”(《喜乐的泉源》原文 第94页,怀爱伦 著) 有个在城里长大的小伙买了一座农场和一头奶牛。一天,在饲料店里,他抱怨说他的奶牛挤不出奶了。“你用对饲料了吗?”店主问。 “我用的就是您卖给我的啊!”那人说。 “你每天定时给她挤奶吗?” “不一定,要是我早餐只需要6盎司或者8盎司的牛奶,就到外面去买,把它的奶省下来。” 那当然不行了。挤奶时,要将所有的奶都挤干净,不然后来奶牛就不出奶了。祷告也一样,你必须祈求上帝,让圣灵充满你的心,直到“心里涌出美辞”来。(诗篇45: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