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不再饥、不再渴,日头和炎热也必不伤害他们。”(启7:16) 最先听到弥赛亚降生消息的,并非祭司、官长或贵族,而是“野地里…牧羊的人,夜间按着更次看守羊群”(路2:8)这一荣耀时刻与后来弥赛亚以“好牧人”身份显现的天国场景遥相呼应。 牧羊人的本职工作在于无微不至地照顾羊群。夜以继日,他唯一的职责就是确保羊群得到充足的食物和饮水,保护它们免受恶劣天气与掠食者的威胁。一位好牧羊人总是尽忠职守,因为维系羊群的生存即是他的立身之本。 今天的经文引用以赛亚书中关于这一特殊关系的记载,主作为牧者向祂的羊群承诺施行拯救:“他们在路上必得饮食,在一切净光的高处必有食物。不饥不渴,炎热和烈日必不伤害他们,因为怜恤他们的,必引导他们,领他们到水泉旁边”(赛49:9,10)。 约翰所见异象正是这一应许的终极实现。对于所有曾疑惑、动摇、向救主呼求之人,回答是:“妇人焉能忘记她吃奶的婴孩,不怜恤她所生的儿子?……看哪,我将你铭刻在我掌上”(赛49:15,16)。基督手上带有的钉痕,将成为祂对我们慈爱的永恒纪念。“我是好牧人,好牧人为羊舍命。”(约10:11) 须记得,那位好牧人也是坐在宝座上的君王,侍奉这位君王之人将永不缺乏。虽然他们的物质需求也必得满足,但我们此处所强调的并非仅限于此。天国子民最深切的渴望,乃在于属灵的完全,而这正是他们从牧羊之君那里领受的。祂所赐的,乃是祂的义袍。“饥渴慕义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得饱足。”(太5:6) 一同祷告: 好牧人啊,求祢用祢的杖帮助我,用祢的竿保护我,领我出离这“干旱疲乏无水之地”(诗63:1)。 深入研究: 诗篇23篇;以赛亚书41:17;马太福音13:5,6,20,21
|